['name'] 陕西绥德魏建明:匠心引领促发展 秧歌传承放异彩_中国融媒产业网

陕北秧歌历史悠久,是流传于黄土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艺术形式,集歌、舞、戏、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陕北人对秧歌的喜爱是浸透到骨子里的,尤其是绥德人,男女老少都会扭一段,它体现了陕北人的“精气神”和“大气场”。

魏建明,1949年11月出生于艽园沟魏家墕村,2004年被新华社陕西频道授予“三秦名人”称号,2005年被陕西省杰出人物评审委员会授予“感动陕西年度十大杰出人物”,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文化工作者。2018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魏建明自幼酷爱秧歌表演,六十年代村里每次闹秧歌,他紧跟秧歌队伍,边看边学,边练习边揣摩,十岁时便扭的有模有样。高中毕业回到乡村,他迷上了秧歌中的踢场子,为了把精髓、绝技学到手,他常抽空跑去欣赏老艺人表演二人踢场子,一招一式,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地专心致志地练习,直到表演结束人群散去。靠着对陕北秧歌的热爱、极高的悟性及经年累月的练习,20岁时,魏建明已掌握踢场子、搬水船、唱伞头等技艺的精华并能熟练运用。

1995年,魏建明任绥德县文化馆馆长后,克服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组建了黄土地艺术团。精心组织编排了一场地地道道的陕北秧歌,参加了荷兰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和陕西省第三届文艺演出,分别获金奖、银奖、第一名和优胜奖,为弘扬陕北秧歌民间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魏建明是陕北二人场子的典型代表。20岁出头,曾和“六六旦”(艺名)李增恒搭档,闹秧歌“踢场子”,两人搭档十几年,“二人场子”堪称陕北一绝。魏建明把陕北二人场子中著名艺人的精湛技艺融会贯通,加以创新,别具风格。他舞姿刚柔并济、步伐轻盈,浑身的扭动、摇头独具韵味。2008 年,“绥德踢场子”被批准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扭秧歌讲究一个‘美’字,走扭摇摆踢,闪颠柔脆俏,必须节奏踩在板上、功在腿上、艺在手上、情在眼上,动作要协调、灵活、到位,如风摆柳,让人挪不开眼,越看越想看”,魏建明传授着扭秧歌的精髓。

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核心和精髓,是陕北男人大气豪放、不拘一格的性格体现,也是陕北女人温婉柔情、自信泼辣的精神释放。

“伞头是一场秧歌的统领,占秧歌队的半壁江山,伞头要有‘急才’,随兴起意,见啥唱啥,要模样端正、脑瓜灵醒,要有一副好嗓子、有文采、有编才、有胆量,四句秧歌要押韵、流畅、统一,听起来朗朗上口”,魏建明介绍道。

1982年,榆林市文化局在靖边县举办了长达三个月的“陕北民间艺术培训班。聘请魏建明、李增恒为二人场子教练,为全市培养了近百对二人场子爱好者,为绥德县培养了40余人二人场子鼓手。

多年来,魏建明通过集中和个别培训的方式,以陕北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四人场子以及多人场子为内容,以“师带徒”“徒带徒”的方式培养出60余人,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市级4人、县级10 多人。以陕北大秧歌为内容培养出500多名爱好者。

“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重点在学生,我常在校园讲述关于陕北秧歌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现在我跳不动了,陕北秧歌应该走进校园,上体育课可以学扭秧歌、打腰鼓等,就能让秧歌非遗传承‘出圈’”,魏建明语重心长地说道。

今年74岁的魏建明,生活之余常到县文化馆的传习所、绥德滨河大道、永乐大道及院落等场地,为秧歌爱好者义务指导,只要有人喜欢学,他就乐意教。他将一生奉献于自己热爱的秧歌事业,也潜心钻研秧歌的发展与传承。

不论何时,走进绥德,秧歌无处不在,是人们常年舒缓心情、陶冶情操、驱散疲惫的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2006年,陕北秧歌入选第一批非物质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由绥德县文化馆保护。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这片土地,希望一代比一代扭的好,将秧歌融入大众生活,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里,在心里传承好,让陕北秧歌民间艺术在黄土地上绚丽绽放,走出陕北,走向全国”,谈到秧歌的发展与未来,魏建明精神焕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