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绿水青山绘就呼和浩特最美生态画卷_中国融媒产业网

敕勒川草原鸟瞰图

“大青山的日出真是太美了。和小伙伴一起来大青山‘打卡’日出喽!”配上日出的美景,大学生小何的这条信息迅速火爆朋友圈。“我和朋友们是从市区出发,骑车一个多小时才到大青山。五点多看到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都很激动,在阳光照耀下,大青山层峦叠嶂,景色别提有多美了。”小何激动地说。

连日来,每日清晨不到5时,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上便站满了前来看日出的大学生。5时许,随着天边红色渐浓,太阳从山峦中冉冉上升。“日出真是太美太震撼了。红日伴着翠绿的山峰,这种纯粹的浪漫,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小何的同学崔雨涵边说边拿出手机不断记录着眼前的美景。


(相关资料图)

随着崔雨涵的镜头远眺,七月的大青山色彩斑斓,层林尽染,景色宜人。站在大青山回望城区,美丽青城尽收眼底。

近年来,我市保持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首府生态能级,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奏响新时代的绿色发展“进行曲”。

“你看这大片的薰衣草,我不说谁能知道我是在大黑河郊野公园拍摄的呢?如今的首府,不仅在家门口为市民建了纳凉、小憩的游园,还实现了我们心中‘诗和远方’的美景,生活在呼和浩特,真是一种幸福。”市民雷鸿斌感慨地说道。

绿水青山带来的欢声笑语,坚定了呼和浩特广大干部群众爱绿护绿的决心。2022年,呼和浩特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29天,达标比例为90.1%。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标准的水体比例为60%;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100%达标;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全市森林面积达到5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01%,森林蓄积量820万立方米;草地面积819.3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9.74%;湿地面积达到57.3万亩,有哈素海国家湿地公园、浑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个国家湿地公园,各项指标均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坐落在大青山前坡的红山口村景色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村南侧一处300亩的果园里,5月初新栽种的各种果树吐出新枝、茁壮成长。

“新城区红山口村原来的老杏园杏树老化,效益不好,今年我们在生态绿带上种植了300亩约4500株各类果树,养护期满后交给村委会管理,可打造春季赏花、夏季看果、秋季采果的旅游观光采摘经济项目,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也是生态旅游的一部分。”新城区林草局业务股股长杨小军介绍,生态绿带项目是2023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生态建设项目,该项目实施总面积4.12万亩,涉及古路板管理站、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保合少镇的14个村庄。

市林草局局长王志强介绍,2023年,我市围绕提升首府生态能级,构建“两屏、四带”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全面推进21个、总投资9.4亿元的林草重点建设项目。按照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的思路,全面完成40.2728万亩林草生态建设任务,确保全市林草植被盖度稳定在35%以上。此外,我市在新城区和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南部3个区块内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质量提升工程,总面积达11.2万亩,将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东西轴景观节点全部串联起来。围绕山川增绿、生态增色、监测增智、保护增防、群众增收,实现林草资源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随着首府生态的逐步恢复,漫山遍野的植被、品种多样的野生动物,促进了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南部山丘地区,100多万亩特色林果基地,成为农户发家致富的“聚宝盆”;在北部的大青山,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精心布局“敕勒川小镇”“敕勒川部落”等民宿村落,打造了“敕勒川味道”“敕勒川星剧场”等特色品牌;在果木花香里谋求产业发展,在“微田园”中发展休闲农业……

如今的呼和浩特,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处处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这画卷,勾勒出这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清晰路径,展示着全市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编辑:段丽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