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治沙三女杰 : 誓做绿水青山着色人_中国融媒产业网

流火盛夏花草芬芳

在草原最美的季节


(资料图)

辽阔北疆敞开怀抱

为远方的游客送上如画美景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

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

它也是我国沙化土地最为集中

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

为了让生态转好

让世世代代的人民

在这片土地安居乐业

内蒙古大地上

涌现出一批

敢向沙子“叫板”的治沙人

他们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治沙造林植绿固沙

治沙治穷点沙成金

书写了绿进沙退的时代传奇

在这幅由黄变绿的

奋斗画卷上

涌现出了宝日勒岱王果香殷玉珍

等一批治沙女杰

她们犹如鲜艳的花朵点缀其中

是治沙队伍中

一支耀眼的“巾帼力量”

宝日勒岱

20世纪50年代,在内蒙古,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旗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困苦。身为当时乌审召公社党支部书记的宝日勒岱,不屈服于恶劣的生态环境,带领当地群众,以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精神,在当地掀起一场绿色革命,通过铲除醉马草、治沙造林、兴建草库伦等措施,在沙地中蹚出一条绿意流淌的道路。1965年,乌审召公社被党中央命名为“牧区大寨”,乌审召人在宝日勒岱书记的带领下,创造了声名远播的“牧区大寨”——乌审召精神。年轻的宝日勒岱用自己的汗水,在沙地中浇灌出绿意盎然。

宝日勒岱一生都在和绿色打交道。她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届中央委员、中国第一代治沙英雄、绿色革命发起人。在她的激励下,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将“牧区大寨”的旗帜高擎在手,传承接力,让乌审大地上长出了千千万万的草木,创造了毛乌素绿色传奇。

如今,乌审旗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3%和80%,农牧林草沙产业总产值达3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490.7亿元,综合实力位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23位,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

王果香

1996年5月3日的内蒙古日报刊发了通讯《种树“种到”联合国》,报道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带领乡亲们植树治沙,被联合国邀请去介绍经验的事迹。

达拉特旗树林召乡地处库布其沙漠边缘。过去,整个树林召乡没有一公顷的水浇地,种下去的庄稼常常连种籽都收不回来。许多农户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纷纷搬走。这时,王果香站了出来,勇敢地向沙漠宣战。她知道,要想完成治沙灭荒、必须要植树造林。

从单纯的封沙育林,到林、果、粮、药、畜复合经营,高效发展,逐步建成一个又一个治沙示范基地,没人说得清王果香和乡亲们洒下了多少汗。但人们却清楚地看到了那累累的“战果”:王果香点燃的绿色星火在乡里形成燎原之势,很快全乡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24%,植被覆盖率达40%以上,昔日荒芜的树林召乡已经呈现出村村林成片、路路树相连、田间织林网、庭院果飘香的喜人景象。亲临视察的联合国官员们对此赞叹不已,并拍成专题片在143个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国中播出。因为种树治沙,王果香三次被邀请去日内瓦、两次去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还去过巴西、伊朗等地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交流经验。

如今的王果香虽已退休,但心里念着的,还是防沙治沙后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现在和我们那个时代不一样了,种地都是机械化,更强调科学化、规模化种植,我相信老乡的日子将会越过越美。”她说。

她是一名毛乌素沙漠中的农家女,是一位与沙漠做斗争的“战士”,更是一名誓将一生献给治沙事业的女强人,她就是殷玉珍。她荣誉等身——内蒙古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全国绿化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个人称号、在联合国2005年全球千名妇女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会议上,入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而这一切,都与一件事有关——种树。

1985年,19岁的殷玉珍离开陕西省靖边县东坑乡老家,嫁到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井背塘。在这里,一个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就成了殷玉珍和丈夫白万祥的新房。面对着一望无垠的荒漠,她咬牙发誓:“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从那时起,殷玉珍投身到了种树治沙的事业当中。

她克服了无水、无电、无路以及病魔困扰的种种困难,三十年如一日,栽植柳树、杨树、侧柏、云杉、樟子松等近200万株,种植沙柳、草不计其数;在毛乌素沙漠中修筑简易公路3条40公里,筑防风沙屏障50000多亩,打机井12眼,开发水浇地500多亩,在沙漠里种植樟子松2万多亩、50万株,还建了120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就这样,7万多亩荒凉的沙漠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

时光不语

却把答案写在大地上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消息显示

与2014年相比

全区沙化土地低植被盖度面积减少

高植被盖度面积增加

其中植被盖度大于40%的

沙化土地面积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面积增加6428万亩

内蒙古作为

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

建设的重要区域

从1978年启动实施以来

全区人工林保存面积森林面积

分别由1977年的

0.13亿亩 2.34亿亩

增加到目前的

0.84亿亩 3.57亿亩

森林覆盖率

由1977年的13.21%

提高到目前的20.79%

有效减少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百战黄沙穿绿甲不退沙魔誓不休

几十载治沙岁月里

和宝日勒岱王果香殷玉珍一样的

一代代治沙人

用辛勤的汗水和顽强的毅力

在苍茫大地上

写下了逐绿而行的壮美篇章

总策划:王宇天

策划:戴宏

监制:赵静

海报制作:李超然

文案:李超然

部分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鄂尔多斯晚报、鄂尔多斯政协、绿色乌审报、乌审旗宣传部等

编辑:段丽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