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社会与健康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艾灸这一传承千年的中医疗法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传统艾灸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施灸手法标准化难、艾烟污染、人力成本高等痛点,而艾灸机器人通过AI 穴位识别、力控传感、净烟技术等创新,实现了 “古法精髓 + 现代科技” 的深度融合。GGII 认为,商用场景市场前景广阔,场景可复制性强,如果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协作机器人方案能够实现现金流的正向流入,这将为协作机器人带来爆发性的增长需求。尤其是在健康理疗场景,主要表现在医疗健康。艾灸机器人通告视觉传感器监控动作姿态,提供个性化的艾灸方案,同时确保动作的柔和与精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老龄化的驱动下,艾灸机器人将在实现理疗场景实现应用的大爆发。

那么走在艾灸机器人前沿的公司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越疆机器人(Dobot)

越疆机器人作为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中排名前二,并在中国所有协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的机器人公司,重磅推出推出艾灸机器AJ-B220,搭载6轴Nova系列,拥有6自由度,完美适应人体曲面轨迹,先进降噪技术整机运行时噪音低于 60dB。温度检测参数范围10~90摄氏度,误差±1摄氏度,距离检测参数范围5cm~600cm,误差±0.5cm,遥杆控制精度小于等于0.3cm。越疆机器人艾灸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省心省事,每一根艾柱,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便于业务管理。理疗头集成点火功能,安全高效,可以自动/手动选择点火,方便用户操作。除此之外艾灸机器人根据预设课程,系统全程自动切换穴位进行理疗,无需人工干预。艾灸过程中,机器人也能够自动感知烟雾浓度,全程自动净烟,自动调整排烟量避免烫伤。艾灸过程中,也可通过定制化/个性化理疗课程、为客户提供舒适、沉浸的理疗体验。越疆艾灸机器人以其高端质感和卓越性能,在各种艾灸、按摩养生馆、康复理疗中心等场景,为客户提供舒适、专业的服务,推动了理疗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艾博智能(AIBO Robot)

艾博智能以AI 穴位定位技术与无烟艾灸系统为核心,构建智能化中医理疗解决方案。其核心技术通过视觉和传感器,实现穴位定位误差≤±1.5mm,精准度满足临床级应用;烟尘较小,解决了传统艾灸烟雾污染痛点。安全设计上,搭载±0.5℃高精度温度反馈系统与接触式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施灸温度与接触力度,超温自动断电保护,避免烫伤风险。产品矩阵有:AIBO-M5 商用版支持 12 组穴位同步施灸,适配中医馆高效理疗需和AIBO-H2 家用版采用便携设计,内置中医经络数据库,支持一键式智能操作。

大艾机器人(DaAi Robotics)

大艾机器人聚焦多模态传感融合与智能化灸疗体验,核心技术通过毫米波雷达与力控传感器协同,实时识别用户体型与体表特征,动态调整机械臂轨迹,确保不同体型人群的施灸精准度。其技术可在 10 秒内完成耗材替换,显著提升操作效率。安全层面,采用双重隔热防护技术,控制设备表面温度较低,搭配实体急停按钮与 APP 远程监控功能,构建多维度安全防护体系。代表型号DaAi-3000支持多种艾灸方式,内置算法可根据穴位特性自动调节灸量与时长,主要应用于养老院、社区医疗中心等场景,通过标准化操作降低人力成本,推动艾灸疗法在基层医疗的普及。

汉医科技(Hanyi Tech)

汉医科技以数字孪生技术与中医大数据融合为核心优势,打造智能化灸疗解决方案。可通过虚拟映射人体经络与穴位,实时采集施灸数据并动态优化方案,实现精准理疗;同时接入中医库,将传统诊疗智慧转化为可量化的算法模型,提升疗效标准化水平。安全与合规层面,产品通过欧盟 CE 医疗认证并符合 ISO 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临床应用安全性。代表型号HY-800支持 5G 远程诊疗功能,已进入医院等合作场景,适用于复杂病症的远程协同治疗,成为中医智能化诊疗的典型落地案例。

艾灸大师(Moxa Master)

艾灸大师精准定位高性价比家用市场,以易用性与安全性为核心竞争力。产品采用傻瓜式操作设计,内置 20 种常见病症预设方案(如颈肩劳损、宫寒调理),用户可通过一键启动完成穴位识别与灸疗流程,降低使用门槛。针对家庭场景痛点,创新采用可替换艾草胶囊技术,以电加热模拟传统艾火温热效应,避免明火风险,同时保留艾草挥发物功效。代表型号MM-3凭借亲民定价(预计 5000-10000 元)与便捷体验,稳居京东、天猫等平台家用艾灸机器人销量 TOP3,主要覆盖亚健康调理、日常保健等场景,成为年轻家庭与中老年用户的理疗首选,推动艾灸从专业场所向家庭场景渗透。

灸大夫(JiuDaifu)

灸大夫以 “中医知识图谱 + 个性化灸疗方案” 为核心竞争力,构建了集智能硬件、健康软件与医学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生态。其核心技术整合多名老中医经验库与大量临床病例,通过 AI 算法实现施灸的全流程智能化 —— 针对痛经用户,系统可自动匹配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并结合宫寒程度动态调整灸量与时长;针对久坐白领,能推荐肩颈组合灸法并联动颈椎康复建议,实现 “千人千面” 的精准理疗。2024 年推出的便携式经期调理机器人,内置妇科专家经验模型,通过 AI 辨证宫寒、血瘀等证型,自动调节 38-56℃温度与 15-30 分钟时长,灸大夫目前正在加速拓展 “中医 AI 诊疗 + 家庭健康管理” 场景,与京东健康合作开发智能问诊模块,推出 “潮养小魔罐” 共享机器人,通过物联网实现远程操控与耗材溯源,已入驻全国几千家社区康养中心,成为中医智能化家庭健康管理的标杆品牌。

艾工坊(AiGongfang)

艾工坊以 “柔性机械臂仿人手灸” 为技术特色,打造中医理疗领域的高端装备,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专利气动柔性关节拟 “雀啄灸”“回旋灸” 等 12 种传统手法,实现 ±0.1N 接触压力精准控制,避免烫伤风险 —— 例如在腰椎施灸时,机械臂可随人体曲线自动调整角度,确保灸头垂直贴合皮肤。可以实时监测穴位温度场与肌肉张力,动态优化灸疗路径,遇肌肉紧张时自动延长灸时并叠加按摩功能,提升理疗效果。通过年更新 3 代算法,其定位精度从 ±2.5mm 提升至 ±1.5mm,2024 年推出的类脑学习系统,经大量临床数据训练,可识别多数亚健康症状对应的最优灸法组合。相关技术已应用于 DaAi-3000 商用机型,在上海、广州三甲医院实现远程协同灸疗,推动艾灸疗法在临床场景的标准化与高效化,据研究报告显示,其柔性技术使艾灸有效率提升 30%-40%,成为医院高端理疗设备的优选方案。

艾灸机器人的崛起,不仅是传统疗法的技术迭代,更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缩影。随着 AI、机器人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一领域将重构健康服务生态,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新增长极。越疆机器人有望凭借其高自主研发能力和高市场占比在艾灸机器人场景取得成功。同样的,其他机器人企业需在技术前瞻性、场景适配性与合规认证上持续突破,方能在千亿级市场中占据先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