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调研山东丨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学子云南推普,实践团志愿服务到玉溪_中国融媒产业网


【资料图】

“中国话像东方一样神秘而古老,中国话像太阳一样新鲜而富有活力……”大西南高原的风中,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诵会正在进行,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建兴乡红色文化广场,当地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诵读诗歌。指导鼓励他们站上舞台的,是来自山东建筑大学“华夏同声•云中筑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的志愿者。

7月19日至7月26日,山东建筑大学“华夏同声•云中筑梦”实践团在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建兴乡开展普通话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共10名队员,主要由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组成,另有外国语学院2名教师带队。建兴乡平均海拔近2000米,团队成员克服低温和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迅速投入志愿服务中。他们为当地中小学生举办“童语童声”推普小课堂,队员们发现,当地的孩子们难以区分平翘舌音,停顿重音随机处理,团队成员用双手模拟口腔进行示范,还开设了演讲朗诵技巧课和传统文化课,带领孩子们逐字逐句朗诵《中国话》《满江红》,在练习普通话的同时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与些同时,团队成员坚持每天推普“敲门行动”,走村入户实地调查研究,先后在建兴乡马鹿塘社区、彝族小寨等地登门拜访了100余户当地居民,发放推普调查问卷、宣传单400余份,受到当地群众欢迎。马鹿塘社区副主任张生福为队员们点赞,他说:“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来说,讲好普通话涉及到个人发展、就业机会、民族认同和团结等多个方面。很高兴看到大学生能关注到这个问题,到我们这里来进行调研推广,这非常有意义。”

在建兴乡,队员们同期开展了非遗大师寻访和非遗文化体验宣传活动。大家前往非遗传承人家中,学习葫芦笙、彝族腊鲁支系传统服饰、羊毛毡等非遗历史传承和制作工艺,在热烈歌舞中感受当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魅力,也更加认识到普通话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鹏 通讯员 蒋炜玮 杨晓梦 乔婷 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