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天天快讯:重磅信号来了!_中国融媒产业网

点击【樱桃大房子】关注并设为星标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一个关键的CPI和PPI数据: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为2016年3月以来最低。


(相关资料图)

两个数都是一路下行,表现很一般!

CPI同比虽然CPI总体平稳,但还在低位的下行压力没有缓解;PPI已经深陷需求萎缩之中。

还是我之前说的那个核心问题:

需求不足!

你都不买衣服,东莞的成衣厂老板就不投资产线来造衣服,也不招人了,以前一件衣服卖500块能卖掉,现在400块也不好卖,那利润就下滑,就会想着要给员工降薪水。

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导致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收缩,减产裁员。

那很多人的收入下滑之后,对未来的预期受到影响,更不敢消费,就老老实实的存钱存银行。

银行存的多了,就开始降利息。

如此循环,这就是当前经济已经出现的情况,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

糟糕的情况在于,现在不仅是内需不足,外需也不足。

前几天海关总署公布了5月份进出口数据,5月份的出口,以美元计的出口增速,同比录得-7.5%的增速,4月份还是8.5%(以美元计)的增速。

一个月的时间,一个统计口径的出口暴跌16%,这种跌幅,大家自己体会。

而且外需短期内是拉不动的,因为全球很多国家都深陷通胀旋涡,到处加息,所以国外的需求也在萎缩,外需要想回暖,就看通胀什么时候降下来了。

不光是中国不好过,靠外贸经济拉动的越南,今年也苦逼的很,外需一下滑,他们很多房地产项目只能直接停工。

当然越南的事不需要我们操心,我们要考虑的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

所面临的问题很清晰:内外需都开始萎缩。

为了应对需求不足的问题,后面肯定会从货币政策上进行调节;

因为现在钱都锁在银行没有出去,印了那么多钱,钱也没有流动起来,钱也没有到大家的口袋。

我估计后面还会进一步的调节货币政策。

今天还释放了一个重磅的信号。

央行行长在上海调研,新闻中提到易纲在提到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关系的时候,用了“加强逆周期调节”这7个字。

今年一季度的表述:搞好跨周期调节

去年四季度的表述: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为什么变了?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有什么区别?

按照以往调性,可以这样理解:

强调逆周期调节,意味着可能会采取降准、降息、加大货币供应等措施;

强调搞好逆周期调节,意味着进入了政策观察期。

经济数据每个月都更新,好不好的大家也都能看到,平头老百姓看得到,领导决策层也看得到,在越来越差的经济数据面前,总会有人先放出信号。

简单理解就是,估计后面还会进一步降准降息了,而且昨天我们也说了,存款利率也在下降,那贷款利率也可能会跟着下调。

大家也要做好准备,下半年继续迎接放水。

大的经济环境和数据都给大伙做了解读,其实我一直觉得,靠内需来拉经济是正确的,因为潜力很大,但是太难了。

因为我们过去一直是一个生产型的国家,是靠房地产生产房子,靠制造业生产鞋子衣服,卖出去拉动的增长。

过去是短缺型的社会,你东西产出来了,就能卖掉,不愁销路,国内不要了就卖到国外去,开个工厂,随便生产点东西,就发了大财。

现在已经是过剩型经济,生产的东西如果不高级,卖不出去,很多东西还生产不出来,因为只有欧美能满足需求。过剩经济时代,很多高级一点的东西,比如高级化妆品,全是外国人满足的。

以前还不断有消费主义牵引大家的钱包,商家不断创造出来新的“需求”让大家去消费,比如自来水煮开本来在家是不要钱的,结果还要包装成凉白开来卖钱,说是健康。

现在大家也都看透了,消费起来更务实,没必要的东西一概不要。

所以说,我们本质还是一个生产型驱动的国家,是靠投资来拉动增长,这个模式过去走习惯了,突然要变,很难,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

我之前说过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这个数是44%,世界平均水平是60%,就是因为过去的整体财富并没有往家庭和个体倾斜,所以才导致目前的内需无法刺激。

最后只能进一步依靠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来拉动增长。

这个是核心底层逻辑。

其实这样的宏观环境,我觉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产这个群体。

为什么我说中产这一轮会很难熬呢?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群体。

就比如现在,老板们最多是不投资了,他们把原本投资的钱存银行或者去抢云锦东方,或者干脆就躺平,只要维持业务远转就行,也不扩张,每天下班了就去打高尔夫,所以现在你去看,高尔夫生意爆好。

老板们不投资,影响最大的不是老板自己吧,是跟着打工的中产,他们工作机会减少了啊,收入很难涨,对不对?

说实话,我们的中产发家太快了,都是乘着这一二十年,中国飞速发展的东风成长起来的,像互联网教培房地产资源能源等行业崛起,中产群体突飞猛进。

大学毕业进入阿里,不到30岁就能买得起杭州未科的房子,这起家的速度本来就很快。

但说实在的,这个群体还是很虚的,到手的钱一下子就被房地产和各种消费升级榨干,有不少还是从农村或者小镇一路打拼来的,家底非常薄,认知里也全是泡沫,他们还以为是自己能力很强。

从全局社会的角度,我们的一切财富,都是靠中国人自己勤劳努力打拼来的,发展太快,各种社会保障也还需要时间发展健全,没有兜底的,自然还需要自己来花钱给自己保障。

所以中产看上去赚的快,但花起钱来,也很快。

之前还有个中产作死三件套的段子,叫:房贷近千万、配偶不上班、二娃上国际学校。被网上一顿批,说就是各普通中产,还玩高配。

现在又是大放水的周期,这种周是有利于富人,不利于中产的,因为富人欠了很多钱,一放水,他们的债务都在稀释,不但不亏钱还赚到了钱。穷人呢,反正也没钱,跟他们无关。

中产的债务不多,也有点收入在手上,收入又被稀释掉,对有房有债的中产,房价一跌,就都吓得不敢消费,都去提前还贷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啥?

第一,中产尽量不要让收入结构过于单一,确保有资产性收入,也有劳动性收入,最好多元化,达到资产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的平衡。

第二,有条件的也买好保险,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第三,不要乱投资,不要创业,不要借钱给别人。

第四,心态上不要去装什么高级,低调点,务实点,虚头巴脑的消费少一点。

第五,行情不好的时候,多提升自己的财富认知,如果时间排的来,不要吝啬学习提升方面的投资,多给自己花钱学习,充充电,等待下一个周期的到来。

未来,在财富的道路上,跟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最后再跟大家说下,现在降利率的速度有点超预期了,以前余额宝还有7%,现在只有1%,银行的3年存款利率也到了2.5%以下,几乎能确定,3%以上的保本型产品已经绝迹了。

现在只有年金险和增额定寿了!!!而且监管马上要下架3.5%的年金和增额定寿,想买的抓住最后一个月,6月30号之前买入,安利给大家,不是广告,是真心推荐!!我自己也早已经买了一份!直播间也给大伙介绍过。

我已经帮大家挑过了市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直接点击下面小程序,点击【预约顾问】,然后顾问会按照时间根据你的情况给你介绍。

想听城市专场的闭门直播,VX上发送你想买的城市名字,后面陆续有安排,已经确定会排的有,深圳,苏州,重庆,成都,珠海等等。会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出来,先加上。

推荐:樱桃年度市场预判的文章已经发布了: 我其他的观点,关注我的另外一个号:各位老铁们,在快餐式的短视频红利降维打击下,我这个深度类的公众号已经极其稀缺了。所以 一定记得星标,点【再看】。不然你收不到推送,我们也没动力更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