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马坡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荆塚集村作为试点,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创新管理运营模式,建成有特色、有情怀、有烟火气的惠民综合体,在保障民生上实现新作为。
一、融合建设,推行集成服务。坚持少投入、办实事,以盘活现有低效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为主,牢树有解思维,因地制宜抓好建设。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突出党建引领,聚焦惠民综合体“惠民”主题,整合荆塚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卫生室、理发店、浴池、便民维修点等多种资源,将居家养老、托幼托管、文体娱乐、保健就医、理发洗浴等各类事关群众日常服务事项全部嵌入,让群众就近获得更齐全、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有效满足了群众多样化需求,努力做到“为独居老人暖心、为留守儿童撑伞,为弱势群体解忧、为社会大众抱薪”,通过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推动服务群众工作走深走实。号召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公益岗、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采用“线上线下”模式,构建“有求必应、一呼百应”新型服务格局。在特定时期适时开展趣味体育、文化娱乐、志愿服务、节日活动及亲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自觉抵制成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二、优化保障,关怀重点群体。以“照料一人,解放一家,造福一方”为目标,打造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内设辅助就业室、康复训练室、日间照料室、文体娱乐室、餐厅和厨房,配有管理人员1名,服务人员4名,签约医生1名,对园内残疾人开展日间照料、康复训练、辅助就业、读书休闲、营养配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为残疾人带来家的温暖。同时,引进雪糕分拣包装、太空泥包装、串珠等适合残疾人操作的加工项目,签约残疾人16名,根据残疾人工作情况按计件支付相应工资,让残疾人朋友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自身价值。倡议爱心社会组织和企业,把更多适合残疾人操作的辅助性就业项目承包给“如康家园”,逐步让“如康家园”成为项目调配中心和人力资源周转中心,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聚焦提升“一老一小”生活品质,建设“幸福”食堂,为老年人办理会员卡,每日提供早餐和午餐,并搭配不同的主食和免费的汤,为周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配餐、分餐、送餐等服务,让“幸福食堂”吃出“幸福滋味”。设立“四点半”课堂,开展学习辅导、兴趣培养、亲情陪伴、红色教育、防溺水常识等课程,为孩子们打造温馨港湾,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三、规范运营,健全长效机制。突出建用并重、运营为本,健全惠民综合体长效运营保障机制,确保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通过政府补贴、爱心捐助、市场运作、社会共建、志愿服务等方式,多渠道全力支持惠民综合体建设。注册微山县马坡镇荆集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村委会占股90%,承担综合体运营管理、服务覆盖,安排10名公益岗,加强人员保障。食堂对外开放,以平民价格提供早点等,在为村民服务实现微利的基础上,反哺老年人食堂。对接上级政策,按照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对老年人就餐实行差异化补助。动员就餐老年人子女交纳“子女尽孝”赡养费,发起“一元助老”“幸福食光”爱心捐助活动,用于老年人食堂运营,增强“惠民综合体”的自我保障、自我发展能力。加强与“农村幸福院”合作,实现互助养老。(通讯员 赵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