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期,每天平均入库1.8万吨煤,我们24小时不间断作业,确保机组可靠发电。”7月18日上午10时,晋控电力长治发电公司燃料管理部副主任闫術淑正在封闭煤场查阅煤质、核对来煤数量。此时,一辆拉煤车缓缓驶下“煤山”,装载车立即“平整”场地,做好堆存,而煤场外等待卸煤的车辆已排成一字长龙。

“口粮”供应充足

“6月份以来,全国用电负荷连续攀升,跨省区外送电量需求旺盛,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坚决扛起能源保供使命,认真履行社会职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修订燃煤采购计划,全力迎战迎峰度夏用电负荷高峰期。”长治发电公司发电运行部、燃料管理部负责人李文杰介绍。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煤场存煤达30.53万吨,机组双机运行日耗煤约1.5万吨,电煤库存达20天以上,为迎峰度夏机组稳发多供提供了充足的“口粮”。  时值暑伏,高温热浪持续席卷上党大地。长治发电公司煤场内推煤机连续作业、奔忙不停,确保每日来煤及时翻卸。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该公司抓住配煤掺烧这一关键环节,每天根据来煤、耗煤、存煤和煤质、负荷情况及时调整掺配方案,保证入炉煤质符合锅炉燃烧需要并满足环保达标需求。

“外送”渠道畅通

“今年5月份,公司发电量完成8.55亿千瓦时,6月份完成9.79亿千瓦时。我们全厂上下动员,抓住6至9月份迎峰度夏‘黄金期’,力争多发多供,并通过增电量提电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长治发电公司市场营销部杨硕说。  长治发电公司是晋控电力旗下唯一的一座100万千瓦级电厂,2021年6月份投产后,成为华北电网应急调峰储备电源;2022年底,签订了2023年向京津唐、河北、山东地区外送电70亿千瓦时供电合同,逐步打开“外送通道”。  “今年6月份向京津唐、河北、山东等地的外送电交易合同只有5.5亿千瓦时,与月度9.5亿千瓦时发电量之间有很大缺口。”杨硕说,“我们全力收集整理省外用电信息,了解到山东省严重缺电后,立即专程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相关部门对接,促成山东省增加购电量,实现了‘量价齐升’,达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标。”

下足“绣花”功夫

“当前1号机组功率794.40MW,2号机组功率787.55MW,近期接带负荷都在70%以上;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环保指标远低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李文杰指着集中控制室实时监控大屏幕说。  在值长控制台前,杨硕打开智能电网调试技术支持系统,跟同事探讨省间现货报价策略。杨硕介绍:“现货交易需要申报未来一天用户的用能需求,每15分钟形成一个电价,不同地方、不同时段用电价格不同。现货市场交易比拼的是规则的把握、报价的技巧和设备的调峰能力。从6月27日开始,公司积极参加省间现货交易,到7月17日,向京津唐电网交易电量817万千瓦时。”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该公司发电运行部节能专工苏传金告诉记者,公司首先提高职工的“算账”意识,通过每月开展“值际竞赛”,评选“巡检之星”“操作之星”,进行“月度考试排名赛”,重奖发现和排除重大隐患人员等,以实绩论英雄,营造了强管理、降能耗、增效益的氛围;其次是在设备管理上,高负荷和早晚高峰实行“加强版”巡检,并坚持“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连轴转”,1号机组已连续长周期稳定运行301天。此外,公司通过提高空冷器散热效果降低厂用电率,燃煤分仓分时段精准掺烧,降低石灰石、尿素等大宗材料单耗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燃油泵房3号泵检修现场,设备维护部锅炉专业点检长郝强的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这点儿苦和累算不了啥,把清凉送到千家万户就是我们电力人最大的幸福……”

本报记者王龙飞 通讯员刘红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