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初,青海金银滩上的人们迁走了。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前后历时三个月,包括汉、蒙、藏等几个民族,一共迁走了1700多户,9000多名牧民,27万只牲畜。牧民们离开了,金银滩也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了,一部同名电影也从此被封存起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们远走的背后是一个宏伟的计划:专家们经过一年多全国范围内的筛选,认为金银滩是最理想的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里四面环山,外人难以进入;中间平坦,适合建厂;地广人稀,便于疏散。

1958年秋,中央批准了核工业部上报的选址报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定在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上。

这个基地的代号就是“221”。

名字就叫“争气弹”

八十多岁的刘兆民退休返乡二十多年了。

他严守保密纪律,从不向外人提及他所从事过的工作,甚至他的父母最终也没能知道,儿子在那个代号221的地方究竟做了什么。

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弹药加工专业的刘兆民,是221基地的炸药工程师。

他参与了这枚代号“596”原子弹的研制。

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它还有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争气弹”。

原221基地二分厂工程师

刘兆民

“1963年模型基本已经出现了,当时说应该起个名,有人说把“596”作为第一颗原子弹名字。在意义方面,1959年6月是苏联专家撕毁协议的日期,用“596”就是为了争这一口气。”

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那段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今天的年轻人未必能全部理解,但刘兆民他们这代人身上传递出的“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两弹”精神,今天的中国人却并不陌生。

当时,作为一线的研制骨干,刘兆民他们要用手摇计算机完成关于爆炸强度的复杂运算

原221基地二分厂工程师

刘兆民

“这种手摇计算机就是当时用的计算机,用起来相当麻烦,比如说个位的乘法,我要乘9的话,我得摇转把手9次,你要除法还得反过来摇。我们用了9个多月,才算出一个数据来。虽然很麻烦,但是这是当时最先进的了。

就靠着这些简陋的设备,刘兆民他们攻克了上百个技术难关。

通过专家们上千次研讨论证,经过上万个数据的计算,最终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模型的设计雏形

当告别成为诀别

王俊卿是221厂炸药车间的一名老职工。

当被问起他这辈子最成功的事情是什么,他的答案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说,“现在还健健康康地活着,对我来讲这就是幸福。”

这个朴素的答案背后,是一段让王俊卿轻易不愿提及的往事。

在上百个工号中,221基地炸药压制车间最为特殊。

四面的土墙隔离了外面的世界,只留给这里的技术人员一片方形的蓝天。

原221基地二分厂职工

王俊卿

进到这个工号,每一分每一秒都面对着死亡。从从事这个工作那一天起,就抱着为国献身的想法了。”

王俊卿在这个车间里,一干就是30多年。他每天要压10块炸药,一周工作6天。紧张与压力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即使有重重的安全保障,惨剧还是发生了。

在一个乍暖还寒的春天,早上王俊卿和同事王立臣刚做完了交接班。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挥手告别,竟然成了与战友的诀别。

原221基地二分厂职工

王俊卿

“当时光听到咕咚一声,这时候蘑菇云起来了,车间上方像有黑乌鸦一样,一块一块的石头崩好高。”

跑出来的王俊卿,并没有看到战友王立臣,他的眼前只有四处散落的巨大水泥块和被鲜血染红的绿草。

自从退休离开221基地后,只要有机会回到金银滩,王俊卿总会来到这个编号为205的工号,祭奠那些曾经与他生死与共的战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从决定研制到最终爆炸,中国自主研制的原子弹仅用八年的时间。

随着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传遍全国,金银滩沉浸在一片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但是核心的科研团队并没有停止脚步。

1965年12月,金银滩草原再次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几千名大中专科研人员齐聚金银滩,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突破氢弹研制。

8月11日至16日 纪录大时代

《代号221 两弹在这里诞生》

六集连播,敬请观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