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院内不随意堆放杂物、不乱倒污水加5分,广栽花草树木、果蔬或盆栽加3分……”在学田村“美丽庭院”示范户评比现场,考评组成员正根据评分细则现场打分。近年来,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学田村党委积极推动党建引领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发挥美丽庭院创建和“互联网+”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作用,提高农村颜值,着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来到后塍街道学田村“美丽庭院”示范户严彩珍的农家小院,只见院落干净整洁,植物造型各异。严彩珍说:“自从掀起争创‘美丽庭院’的热潮,我们一家人每天都要把房前屋后、里里外外都收拾一遍,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习惯,现在房子干净了住着也舒服。”后塍街道学田村党委通过以美丽庭院建设为抓手,通过晾颜值、晒亮点、比创建、评示范,积极引导村民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做好门前“三包”,常态化开展家庭环境卫生大扫除、庭院大整理,以家庭小美促乡村大美,逐步提升村民文明创建意识,提高他们对于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度。
“前几天,我家门前路灯坏了,我就试了试村里推广的小程序随手拍功能,没想到很快村里就派人来解决了问题,很方便。”为提升人居环境治理成效,后塍街道学田村党委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聚力赋能,结合“善政云邻”APP人居环境随手拍功能,不断提高治理准确度和精确性。让村民共同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为人居环境整治装上了智慧的“大脑”,打通人居环境监管的“经络”,群众幸福指数得到了大幅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让乡村成为充满魅力的一方水土,学田村出现了不少“回迁”的村民,张阿姨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孩子们觉得村里不方便,就让我们搬到市里面去,眼看着村里面环境越来越好,我就强烈要求回来,住在乡下种种菜,活动活动筋骨。”张阿姨乐呵呵地说道。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村貌蝶变促振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不断推进,学田村正向着“宜居宜业”的美丽幸福乡村转变,一幅“村在景中驻,人在画中游”的乡村图景已经徐徐展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