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当代广西》2023年第15期刊发,报道我市大力支持现代渔业装备设施建设和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全力推进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全文如下:
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里养殖的金鲳鱼喜获丰收。陈先毅 摄

仲夏时节,走进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的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由近及远绵延开来的一个个网箱和蚝排,星罗棋布、蔚为壮观,好一道“蓝色粮仓”的独特风景。

作为广西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白龙珍珠湾不仅是本地渔获的重要来源区域,还肩负着探索深海网箱养殖和发展现代化环保渔业的重任。

近年来,防城港大力支持现代渔业装备设施建设和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全力推进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为广西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传统向海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鲜活样板。

耕海牧渔生态经济“双赢”
“搞海洋养殖最担心的就是恶劣天气。”广西海牧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广辉快言快语,“但这次台风‘泰利’过境,我们几乎不受影响,全靠公司投入使用的大型深海抗风浪网箱。”张广辉表示,公司研发的深海抗风浪浮沉式网箱和蜂巢式锚泊系统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更好地抗风浪和投喂饵料,为整个养殖基地提供科技支撑。
正是看中了防城港海域生态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广西海牧渔业有限公司在防城区已经扎根近10年,前期以养殖金鲳鱼为主,今年新建了3000亩生蚝养殖浮排与金鲳鱼进行鱼贝混养和轮养。
这两种养殖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海洋资源,一年四季都有产出,稳定了企业和工人的收入;另一方面,生蚝能消化金鲳鱼排泄物、饲料残渣、微生物等,可以净化水质。这是一场“双赢”。张广辉说,养殖模式的调整和升级不仅能为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对修复海洋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去年张广辉的公司金鲳鱼养殖产值3000多万元,今年预计可达5000万元。
广西海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建造的广西首个桁架结构大型智能化方形深海抗风浪网箱,同样科技感十足。
“这种大型深海抗风浪网箱配备无人船、智能投喂饵料系统、自动化清洗网衣等高科技设备,可抗击15级台风。不仅环保,养殖的海产品品质也高,技术处于全国领先行列。等新建的10个新型网箱全部投入使用后,公司金鲳鱼的年产量将在现有的1000多万斤基础上翻一番。”公司负责人介绍。
作为养护型海洋牧场,防城港市在建设白龙珍珠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过程中既讲求经济效益,又注重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近3年来,防城港市对深海抗风浪网箱、工厂化养殖等现代渔业装备设施建设和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进行政策性财政扶持,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
经过多年建设,示范区已在深海资源养护区累计建设投放人工鱼礁单体3580个、约21万空方,藻礁6000个,连续增殖放流鱼、虾、蟹、贝等生物12.6亿尾(只)。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共赢,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海洋企业自然会参与到海洋牧场建设当中。”防城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宝说。
近年来,广东海大集团、海南海丰集团、宁波欧亚远洋渔业公司、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先后扎根防城港。海大集团、广西海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纷纷参与到防城港海洋牧场的管护中,投入资金达10亿元。
与此同时,示范区周边渔民出海作业每航次捕捞产量比投礁前平均增加10%~20%,收入增加20%以上。围绕海洋生态的利用与保护,海洋牧场的养护、养殖与捕捞形成良性循环。
海洋牧场建设已成为我区渔业生产转型和恢复生态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充实“大国粮仓”的重要一环。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林昆勇认为,要科学把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发展定位,从战略高度做好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重点做好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
提升渔港经济区“硬实力”
防城港企沙渔港1号渔业码头,水产品交易中心、冷库、制冰厂、物资商铺等依次排列。今年4月14日开业运营,1号渔业码头交易市场的商铺已售罄。目前,项目业主单位防城港市港发集团正加速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迎接开海季的到来。
港发集团董事长陈耘说,企沙渔港1号渔业码头是企沙渔港经济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是防城港高质量发展渔业、延伸渔业产业链的项目,目前已建成6个千吨级泊位,年渔获上岸可达21万吨。
过去企沙镇码头航道浅,泊位少,装卸设施不全,货物转运、船只补给全靠人工,不仅效率低,无形中还增加了生产成本,很多本地船只能选择到别处码头停靠。企沙镇的老渔民黄翠富对此感触颇深,他经营的上百艘渔船,一半是千吨以上的大船,受当地码头的限制,船只多在广东、海南等地装卸渔获物进行交易,加上近年柴油价格、人工成本一路上涨,出海捕捞成本也随之不断增高。
如今,企沙1号渔业码头的航道加深加宽,装卸渔获物的设施配备完成,可满足不同吨位船只停泊,同时还设置了船舶待装待卸临时停泊点,本地的渔船可以回到企沙装卸货物、停靠补给,给渔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提升了收益。
2021年12月,防城港渔港经济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广西首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按照发展定位,将打造成集渔船避风补给、渔货交易、冷链物流、海洋药物、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区,计划实施基础设施重点项目49个,总投资估算为191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8亿元。
其中,企沙中心渔港东部万吨级远洋渔业码头建设项目包括港池疏浚、渔港管理区、水产品交易市场、理鱼分拣区、制冰和储冰区、油库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等,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运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北部湾乃至整个南部海域首个万吨级渔业码头,这不仅会给防城港海洋捕捞业带来根本性变革,对全区海洋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万吨级远洋渔业码头将加快企沙国际渔业枢纽港建设,进一步培育海洋渔业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张宝说。
构建“渔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暑假期间,防城区江山镇白龙村双墩组游人如织,不仅村里的民宿早已被预订一空,周边的酒店也是一房难求。石头小径、碧海蓝天、渔舟唱晚……“艺术+乡村”的模式,将当地渔耕文化、海岸渔村风貌与艺术完美融合,成为防城港网红打卡地和渔旅融合新名片,网友们昵称之为涂海艺术村。
对“靠海吃海”的当地传统渔民来说,火热的旅游业可以规避风险、填补休渔期的空白。双墩组村民林佳文一直以养殖海产品和捕鱼为生,恶劣天气、病虫害、销售渠道不畅都是增收路上的绊脚石。
“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有的直接来到养殖场参观消费,我们的大蚝不愁卖不出去了。”林佳文说,今年他又增加了6亩蚝排,并计划开一家农家乐,让休渔期也能有事做。
“涂海艺术村最大程度保留了渔村的原始风貌,游客可以在这里吃海鲜,体验赶海、围网等渔作活动,感受小渔村自然天成的美。”涂海艺术村创始人、总经理黄君杰介绍,艺术村的运营大部分由当地村民完成,人才队伍也逐渐壮大,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农家乐和海产品养殖,为乡村振兴增添更多动力。
近两年,防城港市以渔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沿海“界碑、渔村、渔猎”等特色资源,高标准打造白浪滩、金滩、白沙湾等旅游热门景区,全市每年接待滨海旅游观光、鲜嫩海鲜品尝、渔村文化体验的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消费超过200亿元。
日益升温的渔旅市场,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目光,广西海牧渔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张广辉认为可借鉴浙、闽、鲁一带的做法,依托海洋牧场养殖基地搭建海上观光平台,打造游钓型、休闲型、田园型等新型海洋综合体,游客可观光、研学、垂钓、采获海鲜,与大海亲密接触。目前,这些项目在广西尚属空白,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今年,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渔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发展集渔文化传承、体验、旅游、教育、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渔文旅产业。
林昆勇认为,广西渔业资源丰富,渔文化历史悠久,但挖掘力度不够。在拓展和优化传统滨海旅游的基础上,可深入挖掘提升广西的渔文化产品和服务,如防城港的金鲳鱼和钦州的白海豚、大蚝等,研发文创产品,形成特有的广西渔文化IP,促进渔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同时发展以渔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垂钓、渔事体验、民宿美食和科普教育等产业,打造渔旅融合的升级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