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宋朝时期,由于多年来的积贫积弱,导致整个国家国库空虚,国势衰弱。再这样的背景之下,北方的辽朝就对宋朝的领地虎视眈眈,不仅多次发动战争,还使得宋朝被迫乞求投降。澶渊之盟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经过宋朝与辽朝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之后,最终缔结了盟约。

公元前1004年秋天,辽国的萧太后与辽圣宗率领军队来到宋朝,见此情况,宋朝的一些大臣主张舍弃皇宫逃跑,宋真宗也想要点头,但是在宰相寇准的极力劝说之下,才暂时作罢。宋朝军队坚守在颤州,并在此地射杀了诸多辽国士兵

辽国因为自身原因很快就通过使臣来向北宋朝廷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签订和平条约。澶渊之盟对于北宋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使得在这之后的两百年里辽朝与宋朝之间没有战争,并相互往来,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自从咸平二年开始之后,辽朝就多次派遣军队在北宋的边境挑衅,掠夺百姓财物,还肆意屠杀他们,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极为沉重的灾难。当时的宋朝军队虽然在将领的带领之下也积极抵抗,但由于辽朝骑兵的速度极快,再加上过于灵活,因此给宋朝边境防卫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自从北伐失败之后,宋朝面对强大的辽朝一直心存畏惧,渐渐的逐渐由进攻趋势转变为防御为主,却没想到辽朝对此紧追不舍,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面对这样的情况,宋朝的统治者宋真宗很是畏惧,便对别人的劝说心动,想要逃到南方偏安一隅。但在宰相的极力劝说下,最终他亲自来到了北城,感受到了士兵团结抵御的氛围,因此安下心来。还把宰相留在北城,全权处理各种事宜,自己则回到南城居住。而这个时候辽朝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他们出兵过于顺利,因此战线拉的极长,如果要进行军队补给,那就非常困难。再加上他们可以说是长驱直入宋朝腹地,如果遭到了失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当时辽朝的统治者萧太后本身也是一个颇为英明的人,在她准备出兵之前,她就已经做好了战争与议和的两手准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她决定和宋朝签订和平协约,于是便派人前往宋朝,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想法也恰好满足了宋真宗的心愿,于是立马回信说是宋朝也不愿意继续打仗,愿意与辽朝达成和谐关系。既然如此,他便立即派遣曹利作为使臣前往辽朝商量议和的所有事情。等到前线的寇准知道消息之后,急忙赶往南城对皇帝说:"现在辽朝已经实力大不如前,而我军士气极为高涨,应该趁这个机会将他们一举歼灭,然后在趁机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奈何皇帝极其畏惧,一心只想议和,再加上朝中的大臣也都主张议和,因此联合起来反抗寇凖。就这样,议和之事铁板钉钉不能再改。

再来说这曹利奉命来到辽国军营之后,经过协商最终达成协议。说是这宋与辽本来就是兄弟邦交,辽圣宗年幼,因此将宋真宗奉为兄长。从此之后,宋朝和辽朝将白沟河作为边境,双方达成协议撤兵,如果之后有盗贼越过界限逃跑,两方都不得藏匿,并且双方都不得在边疆地区修筑防御工事,一切犹如之前一样。这些较为正常的条约,宋朝都能接受,但是后面竟然有宋朝必须每年向辽提供军费十万两,将雄州交割给辽这种不平等协议。但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宋朝竟然也答应了辽的这种不正当要求,极大的损害了宋朝主权的完整。

澶渊之盟对于宋朝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分析,他结束了宋朝与辽朝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从此之后,宋辽两国的边境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和平的状态。这次战争的结束,也为宋朝节约了大量的战争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除此之外,他也促进了宋辽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加快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只不过在这之后辽朝不再重视军队实力的发展,导致最终遭到了女真的打击,而宋朝同样也是如此,最后竟然向金人称臣。若是当初宋朝统治者能够以此为戒,更加用心的发展国家,那么或许还能开创更加繁荣的盛世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