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谁来挑战理想?_中国融媒产业网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定焦,作者 | 温故,编辑 | 方展博

理想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新势力车企。


【资料图】

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今年二季度,理想赚到了 22.9 亿元的净利润,平均每卖一辆车,净赚 2.7 万元。

这不仅打破了它在一季度刚给自己创下的利润记录,也把一众竞争对手甩在身后——蔚来、小鹏、零跑等新势力,都还处在巨额亏损中。

加速赚钱背后,理想的新车销量、公司收入,都超过了市场预期。它在二季度比预期多卖了 5000 多辆车,收入同比增速高达 228%。

理想预计,接下来的三季度,它的新车交付量将突破 10 万辆,季度收入超过 323 亿元。

不出意外的话,理想今年的总收入,将超过 1000 亿元。

毫无疑问,理想做对了很多事,现在也有很多车企在模仿它。尤其是在营销上,理想的操作堪称样本。但大部分模仿者都只学了个皮毛,它们围攻理想,却暂时还无法成为理想。

卖一辆车赚 2.7 万,理想如何赚钱?

二季度,理想收入 286.5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收入超预期很好理解,因为车卖得多。三个月交付 86533 辆车,月均 2.88 万辆。

而且理想的车卖得贵。旗下四款车——理想 ONE、L7、L8、L9,起售价分别为 32.8 万元、31.98 万元、33.98 万元、42.98 万元。平均算下来,理想的单车销售收入为 32.3 万元。

如果按照乘联会的定义,均价超过 30 万元,就可以算豪车了。每个月能卖接近 3 万辆,说明基本掌握了定价权。比亚迪一个月卖 26 万辆,但价格区间是在 10 万 -20 万元。不同的定价,对收入的贡献差别很大。

更值得关注的指标是毛利率。二季度理想的销售毛利率 21%,连续第二个季度超过特斯拉,公司毛利率 21.8%,相比一季度环比提升。

造车,20% 的毛利率是一道门槛。稳在 20% 以上,就说明经营很健康。毛利等于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减掉之后剩下的,就是公司可以投资的钱。这些钱拿去搞研发、开店、做营销,只要占收入的比例不超过 20%,公司就可以盈利。

二季度,理想的研发费用率为 8.5%,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为 8.1%,去掉这部分费用后剩下的不到 4 个点,就贡献给了净利润。理想由此具备了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

二季度理想净利润 22.9 亿元,远超市场预期,一方面是因为规模效应摊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理想控制住了费用。

8.1% 的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在车企中处于很低的水平。作为对比,蔚来一季度是 22%,小鹏是 34%。

理想 CEO 李想说过,理想汽车的品牌市场费用率只有 0.6%,这个数据已经包含了品牌所有的公关、活动、广告、车展、发布会、车主运营等,几万元的费用均需要通过审核。相比之下,主流品牌的费用率是 2%-3%。

另外,二季度 8% 的研发费用率,是理想史上最低。去年三季度,这个数字是 19%。

理想 L 系列是套娃,从 L9 到 L7,尺寸逐级减小,很多零部件、配置都是一样的。本质上,这三款车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用重复研发。

理想 L9 在去年 9 月交付, L8 在 11 月交付,最便宜的 L7 今年 3 月交付,从高价车型到低价车型,单车毛利空间会逐渐缩小。所以理想的单车毛利润,从去年四季度的 8.6 万元,降到今年一季度的 6.9 万元,二季度降到 6.8 万元。

不过,由于费用控制到位,规模效应显现,理想的单车盈利在持续增加。平均算下来,二季度每卖一辆车,净赚 2.7 万元。

新势力首个千亿营收,意味着什么?

去年,理想的全年收入是 453 亿元,不及蔚来的 493 亿元。在所有的中国上市车企中,理想只能排到第十位。排在第一的上汽集团,年营收为 7441 亿元。

今年上半年,理想的收入合计 474 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按照理想下半年的收入指引,今年收入过千亿应该问题不大。理想也将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一个营收冲过千亿大关的公司。

这个目标本来应该由蔚来完成,但蔚来因为新旧产品切换和产能问题,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不是很乐观,被理想抢了先。

今年以来,理想公司的股价一路走高。从年初至今,理想股价涨幅为 129%,小鹏、蔚来分别只有 88%、52%。理想的市值一度接近 500 亿美元,超过蔚来、小鹏的总和。

而在中国上市车企中,理想的市值超过了长城汽车、上汽集团,仅次于比亚迪。

虽然理想的营收规模还不是很大,但市场认为理想能保持当前的高增长状态,给出了很高的估值溢价。

现在,理想堪称新势力中的当红炸子鸡。它的红黑体质,在吸引高关注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持续不断地争议。

最近就有人公开质疑理想 L9" 货不对板 ",网传的一张长图中,罗列了理想 L9"10 个不能说的秘密 ",理想也对这张图片中的指控一一进行了回应。

质疑并未因此消除。比如业内很多人提到过的,理想 L9 用到的浮动式卡钳,在 2.5 吨重的车型中极其少见,同行一般是用安全性更高的定钳制动。还有人说理想 L9 的 NAPPA 座椅并非全 NAPPA 真皮。

理想的回应看起来有理有据,但一位熟悉理想营销套路的人指出,理想习惯了双标,避重就轻,偷换概念。比如对于浮动式卡钳的问题,理想未置可否,搬出了媒体测试的制动成绩;对于 NAPPA 座椅,理想说 " 覆盖面积超过座椅正面面积的 60%"。

这些细节因为口径不同,再结合定语的艺术,会导致评价标准改变。就像 "500 万以内最好的家用 SUV" 这句宣传语,有没有 " 家用 " 二字,定义的范围完全不同。

不过,对于一家高速成长中的车企而言,有争议不一定完全是坏事。

年初,理想的管理团队给今年定下的销量目标是 36 万辆,后来调低至 30 万辆。按目前的进度来看,36 万辆的目标应该能完成。而且,下半年暂时不会有新车型加入销售,年底会发布一款纯电 MPV,定价 50 万元以上,批量交付会在明年。

对于三季度,理想预计交付量在 10 万 -10.3 万辆之间。7 月份,理想交付了 34134 辆,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两个月,理想的月平均交付量在 32933-34433 辆之间。

这个成绩跟 7 月相比,已经触达了瓶颈,环比增长非常有限。市场对理想预期很高,这一定程度上触发了市场情绪,再加上前段时间理想股价涨幅过大,利好出尽,财报发布后当晚美股开盘,理想股价下跌 8%。

理想的营销,竞争对手学不会

在造车新势力中,毫无疑问,理想目前算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引来了一些竞争对手的模仿和围攻。

从前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增程式车型,到逐渐让人审美疲劳的 " 冰箱彩电大沙发 ",那些曾经不被看好的产品点,正在被运用到更多新车型中。它们对理想发起挑战。

理想的营销很有特色,很多车企想学。

今年 6 月,在长城汽车的股东大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称理想汽车为 " 微博之王 "。大会前一周,穆峰率领长城汽车 15 名高管团队,在同一天内集体入驻微博。长城汽车想学理想,借力微博扩大声量,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还有一些车企的高管,试图学李想 " 语不惊人死不休 ",用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博取关注,或者与人隔空打嘴仗。

就连理想在发布会中每次必定提到的 " 移动的家 " 这个说法,也被大量搬运。特斯拉在 8 月 7 号发布的营销推文中,将特斯拉称为移动的 " 家 ",还借用了李想曾类比过的 " 三室一厅 " 的说法。腾势 N8 在营销文案中,自称为 " 商务的家 "。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到李想对产品的理解,以及对用户价值的洞察。

李想曾说,要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不是把需求放在第一位。就在这个出发点上,很多车企的理解就完全是反过来的。

比如有这样一个现象,中国人喜欢买 SUV,SUV 是过去十多年中国销量最好的品类,贡献了乘用车 40% 的销量。

SUV 的优点很直观:空间大,安全性好,越野能力强。其中究竟什么是用户真正看中的,不同车企老板会有不同看法。有车企会把重点放在越野能力上,高成本上四驱,有车企强调安全性,各种碰撞测试拿第一。

李想认为,中国人喜欢 SUV,本质上消费的是安全感,不是安全性,更不是越野。他认为中国人买加长的车,功能是次要的,感受层面的东西更重要。因为缺乏安全感,觉得更大的车就会更安全。

或许也是基于这个洞察,理想的车全部是中大型及以上的 SUV,宣传时反复强调内部空间大。

还有一些车企总是强调百公里加速成绩,甚至一些定位家用的车,也拿这个做宣传。理想很少拿加速说事。

电动车相比燃油车的加速能力本身就强,除去那些追求极限驾驶的用户,大部分普通人对百公里加速是没有感知的。

" 用户价值 "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虚,贯彻到位其实很实,它跟前期的产品定位、后期的营销宣传,都是挂钩的。

理想的车卖得好,好的营销是必的,但只有营销必然也是不够的。

造车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存在滚雪球效应。现在,理想已经形成一定势能,对其他车企带来压力。新势力们,只有奋起直追,才有机会缩小差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