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神奇生物在哪里丨湖南发现蛙类新物种,你见过吗?-环球播报_中国融媒产业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4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记者6月24日从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工作人员在斗篷山林区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一种蛙科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桑植湍蛙。该研究成果已在《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刊物上发表。


(相关资料图)

与所属已知物种形态上均存差异

湍蛙,蛙科的1属,体扁平,后肢细长;趾蹼发达,绝大多数为全蹼,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状,背面有一横凹痕,腹面呈肉垫状,借以贴附在溪流石上。中国现有15种,分布于秦岭以南、西藏南部、华东南地区和海南岛。山区种类较多,华南湍蛙分布区广。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向建军介绍,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杨道德教授团队,中科院成都动物研究所江建平研究员一同到发现地开展调查,新发现的湍蛙与湍蛙属已知物种间在形态上均存在差异,故对其分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分子系统学、形态学和生物声学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其应为一新物种。研究者将其命名为桑植湍蛙,物种名源于模式产地——桑植地区。

新种与其同系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特点:成年雄蛙体长为40.3至40.9毫米,成年雌蛙为52.6至57.7毫米;头部长度约等于或大于头部宽度;背部光滑;背外侧褶皱不存在,但形成一系列细长的腺体,形成一条不完整的线条;下侧翼上有密集的小旋节瘤,上侧翼有稀疏的扁平结节。

腹部的皮肤稍呈颗粒状,大腿腹面半腹面有腺体;鼓膜不明显,小,由腺体覆盖;嘴角周围有密集的棘结节;在两个斜脊上有伏梅林牙;指下的多余结节Il,Ill和IV;几个凸出的结节围绕着泄殖腔区域,肛门两侧有一对较大的结节;第四趾的每一侧的蛛网在第三节之间到达这个区域。

湍蛙不鸣,桑植湍蛙雄蛙也无声囊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季雨水充沛。池畔宁静的乡村,不时传来阵阵蛙鸣。然而,生活在陡峭山谷和山间湍急水流中的湍蛙,不仅不能大声歌唱,甚至无法发出声音。它们安静地躲在水中下陷的石头表面,立在树枝或植物上。

桑植湍蛙也不例外,不仅不能发出声音,雄蛙甚至连声囊都没有。向建军介绍,这是山谷中湍急的水流环境造成的。湍蛙世世代代生活在山涧的急流中,日夜奔流产生的巨大声音淹没了青蛙的阵阵叫声,使其叫声未能发挥像其他雄性无尾两栖类动物求偶繁殖的作用。

久而久之,雄蛙停止了鸣叫,声囊也逐渐退化甚至消失。由于长期适应急流中的生活环境,湍蛙的身体变得极其扁平,雄蛙明显比雌蛙小,“这些特点有利于减小流水对其的影响。”

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到今日,研究发现以前不被认知的新物种,尤其是蛙类等新物种,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受生存环境影响,湖南原来的常见蛙也慢慢变得稀有。

“新物种的发现说明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蛙是人类的益友,对该物种我们将继续开展生态与保护研究工作。”向建军表示。

推荐内容